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热点 >

印象中轴 京城记忆丨马海方紫禁之巅系列书画艺术展|世界报资讯

2023-03-08 06:12:58来源:荣宝斋在线

展览序言

中轴申遗展人文壮举   紫荆之巅赏没骨墨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马海方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几十年如一日,一直致力于京味儿文化的收集、整理和发掘,作品涵盖老北京风情5俗之方方面面,笔精墨妙,风格独特,设色巧拙明亮,不拘一格,在继承传统水墨的同时巧妙融入西画的一些技法,使之极具观赏性与时代审美,形成独树一帜开创了重彩没骨人物画”的技法。

景山公园作为明清两代的御苑,西临北海、南望故宫,也是北京中轴线申遗地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中轴线申遗”不仅是利在当代、功垂千秋的人文壮举,更是向世界人民展现北京文化的重要契机,这也与马海方先生想传达的创作思想不谋而合,作为名副其实最具有代表性的京味儿画家,他塑造的北京人物形象鲜活,生命力和精气神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进入冲刺”阶段,马海方先生还专门为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创作了重彩没骨绘中轴”系列作品,用笔墨再现了中轴线上庄严恢弘皇家御苑建筑之美及平民百姓遛鸟下棋的人文意趣。

这次画展共精选了50余幅马海方先生近年来全新创作完成的没骨人物画代表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首次亮相,画家通过对历史资料及大量写生素材的整理、提炼、再创造,将老北京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皇家建筑风貌与浓郁深情的市井烟火气息完美结合,每幅作品都值得大家细细品味。

书画家简介

马海方,1956年生于北京,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画系,师从卢沉、周思聪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荣宝斋画院教授,荣宝斋签约画家,北京文史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院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艺术市场惠风画院副院长,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天桥印象博物馆顾问。

世界城市中轴之最必将誉满全球

——马海方藉没骨神韵绘制北京中轴线申遗人文景观

/刘远江

新近走访马海方先生的画室,墙上那一长排密密匝匝的是马海方先生正在紧锣密鼓创作的最新力作。他说:“这些是北京中轴线申遗人文古迹,这些遗产是老北京最值得说道的地方。很多年前我就想把这块表现空缺给补上,但想法太多了,总感觉还欠缺什么,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与等待,一直在调研和印证,直到最近才找到感觉及状态,才觉得现在的创作心态和素材储备基本趋于成熟了。但画了一部分才又意识到,其实再充分的准备都不如动手去画来得有效和直观,只有在不断的创作中才能将作品打磨成熟或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所以在画的过程中对于有些个不满意的作品我就多画上几遍,最后,从中精心挑选一组最满意的北京中轴线申遗人文景观系列画作献给国内外所有关心北京中轴线申遗活动的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喜欢,也想给时代和历史留下点我自认为满意的东西。”此前很少听说马海方先生对同一题材的作品需要画上几遍的,从他自己嘴里说出来更是鲜见,这足以说明他对此番新创有多严谨和重视了。

北京城市中轴的有形建设雏形源自元代。我们如今所指称的“北京中轴线”,是指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呈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所依凭的对称轴,北京市诸多其他建筑物亦位于此条轴线上。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于是发轫于元代、修正完善于明清的北京城市中轴线,此后在不同历史阶段历经多次局部建筑兴替,才最终形成今日之格局。

北京中轴线申遗不啻是个利在当代、功垂千秋的人文壮举,有利于经由“世遗”平台,将“北京中轴线”这个世界城市中轴线之最真真正正地展露在世界人民的眼中,不仅便于人类人文遗产的保护,更是对人类共有文化资源的丰富与壮大,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展示中华悠久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以更传神有力的方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与中国精神。

我们缘何对马海方先生开笔绘制北京中轴线申遗人文景观抱持非常大的信心呢?这是因为马海方先生是名副其实的最具代表性的京味儿画家。京味儿画家不是一个画派,这与“京津画派”有本质区别。京味儿是个地域人文现象,具有强烈的观感和鲜明的标签,是地域人文土壤开出的璀璨的花朵,乃镶嵌在区域人文桂冠上的明珠。

马海方先生以老北京系列风情人物绘画著称于世。如果说凭借大快朵颐的没骨技法便能精妙表现老北京人物活灵活现的生命状态是其一绝的话,那么,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确保笔不离手且能伺机定格速写对象精彩动态瞬间则是他的另一绝活儿。也许正是天赋异禀和超常勤奋这两种能力促成了身为画家的马海方先生的绘画高度与坚实技艺。在我印象中,马海方先生自京味儿风情人物绘画系列在当代画坛崛起并稳固其学术地位后,他就发挥了自己永远在线的竞技状态和进取精神,不断拓宽表现内容和题材。首先让他大获成功的是“僧侣”系列,这是他除老北京人物系列之外,迄今最受关注和好评的另一人物系列绘画,据说“僧侣”系列尚囊括“圣贤高士”系列,待到真正成体系落定时,将会是马海方先生人物绘画中的另一大系列。几乎每一次见到马海方先生,他要么在开掘新的绘画疆域,要么在夯实已然确立的新的表现领域。譬如,他继成功开创两大人物绘画系列之后,他还将绘画题材延伸到山水写生及花鸟画的创作,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近年的书法水平大为长进,可谓突飞猛进,不仅以独具面貌的“马氏书法”受到市场追捧,而且日益与其绘画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显现格高品正、古意盎然之大家气象。

马海方先生的成功,是中国画界古老的没骨技法传统和老北京的特色人文风物有机融合的结果,从而开创出自成一格的绘画新风。马海方先生就像一位神奇的绘画“魔术师”,他将东方古老的绘画精神和北京三千多年人文积淀下的六朝古都底蕴,神奇地熔于一炉,化历史为鲜活,变凡朴为艺术,不仅酣畅淋漓地再现了老天桥满含张力、多姿多彩的市井百态,更创造性地调动和激发了人们对老北京风俗人情的兴趣和合理想象,对讲好北京故事,乃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人文优势。这一优势既来自于近水楼台土生土长的先天条件,也源于马海方先生个人卓越的艺术天赋和不达目的不摆休的钻研精神。

如今,马海方先生更是将业已出神入化的没骨表现触角审慎伸向北京中轴线相关人文景观。尤值重点关注的是,面对这一北京城的核心城市灵魂与深厚人文依托,他该如何尽己所能去表达和塑造呢?为此,他一次次地带着无数的想法走向“北京中轴线”沿线各遗留古迹,他不像大多数人那样去那些地方只是走马观花地瞧瞧,他每到一地,目之所及,都要静静地追古思今,并对照自己之前在有关古籍和地方志上所了解到的建筑史实和相应历史阶段上演的民俗风情与人文风貌,深味每一段历史赋予这片土地的深情与智慧,从中所体悟到的历史感觉、人文深邃、人情冷暖和人格优劣,简直令他难以言传,其间的感悟,让他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这种深入一座城市灵魂深处的思悟所得,使得他真正明白:再现一座城市的历史遗迹总是简单的,难的是如何去描绘历史中的人们的生活情状与生命状态,怎样展现人文精神和历史真相,乃至深刻雕琢出藏匿于历史最深处的中华道统精神。

由此,马海方先生领悟出“大中至正之道,中正平和之理”,他在新绘系列“北京中轴线”申遗人文景观画时巧妙融入了道儒哲思,这得益他的全情投入和持续不断的冥思苦想,他就像活在了自己的画作中一样,纯粹得像个孩子,因此时常混淆了历史与现实,因此“入戏太深”的他,也让自己吃尽了生活的苦头。从他已创作好的“北京中轴线”部分画作来看,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今古相融,动静相宜,予人举重若轻深入浅出之感,在一幅幅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人文景观为背景的画作中,我们仿佛能听到画中人如风轻云淡的嬉笑怒骂,似乎能揣测出画中人恬淡如菊的悲欢离合,那种闲适,那般疏淡,显然是画者自在心性的直观反映。比如他在新画就的《前门一景 棋乐无穷》《永定门前风筝高》《四面钟下戏迷多》《天坛写地书》等画作中将当时百姓散漫喜乐的生活氛围刻画得入木三分,具有极强的叙述性和表现力,将北京中轴线的传统建筑美学和地域人文风俗结合得天衣无缝妙到毫颠。

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确定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相信马海方先生有备而来的对“北京中轴线”申遗人文景观的成体系创作,必将以美术形象易于实现跨越种族和国界的独特造型手段和审美理想,有力扩大“北京中轴线”相关人文景观作为申遗项目在海内外的整体影响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引发人们对“北京中轴线”这一概念产生深层次的明晰、探究、联想和演绎,进而助推“北京中轴线”申遗进展取得圆满成功!

作品欣赏

《人老有一好(老北京)》

34.0cmx47.0cm

《远看山有色》

70.0cmx34.0cm

《四季有知音》

17x32.5x2 , 17x69.5x1

《惠风和畅》

29.5cmx12.5cm

《十里瓜香》

16.0cmx34.0cm

《好年景》

24.5cmx35.0cm

《秋实册》

79.0cmx32.0cm

《喜鹊成双上眉梢》

34.0cmx11.5cm

《丽日春风》

35.0cmx69.0cm

《钟馗》

34.0cmx23.0cm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