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四月是书香弥漫的时节,4月2日是国际儿童图书日,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所以书籍的相关话题成为这段时间舆论的焦点,以书籍为表现内容的纪录片也受到大众关注。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与受众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形成,书籍与纪录片的相互作用成为推进二者进一步实现大众传播、发挥社会效应的良机——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书籍,为纪录片带来了丰富而深刻的创作素材,而纪实影像的视听体验与品读拓展能力也为书籍提供了全新的传播渠道。近年来,很多优秀国产纪录片以书籍为表现对象,让原本或束之高阁、或无暇端详、或深奥难懂的书籍进入大众视野,使那些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文字鲜活起来,使在这些书籍背后辛勤劳作的人和真挚感人的事浮出水面。
“书籍”概念涵盖的范围比较宽泛,确定一个明确的视角能够快速锁定选题素材。所以,以书籍为原点,拓展与其相关的文化主体与符号,并由此为切入视角展开艺术化处理与影像化演绎,成为近年来很多书籍类纪录片常用的选题策略。从时间维度上看,很多创作者稳扎稳打,以某个时期或某种类型文学名著、历史文献为主要内容,让经典借着影像为更多人所知,发挥书籍承古启今的作用。纪录片《读书的力量》讲述东西方著作形成的伟大故事,表现书籍与文明史的深刻关联。《古书复活记》等从“古籍”视角入手,记录古籍保护工作者修复古籍的过程,讲述这些高冷文字背后生动有趣的古代故事,以及它们给现代人带来灵感、启迪,在今天以新的形式延续生命、焕发光彩的过程。从空间维度上看,出版社、书店,作家、编辑的书房、书桌,作为人与书籍形成关联的重要空间,成为书籍类纪录片的关注重点之一。《书店,遇见你》等纪录片聚焦发生于书房、书店的故事,深入挖掘这些故事背后读书人、写书人、作书人的生活态度与人生理念。《书迷》则拓展出设计书、淘书、贩书等书与人之间更加多元的关系,追溯一本书从设计到传递、翻阅的全过程,展现书籍对人的全方位影响。影像的再现与诠释使书香气息逐渐融入生活,阅读之美不断浸润心灵,形成一幅有温度、有厚度的人文画卷。
在互联网时代,纪录片传播平台更加多元。在原有的电视综合频道、专业纪实频道,电影院线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等新渠道。为了适应这些网络传播平台受众群体的新需求,纪录片在体裁、风格、类型等方面进行多种探索。具体到书籍类纪录片领域,创作者开始向互联网化和年轻化靠拢,从以往的以我为主、自说自话转变为以平视姿态与大众互动交流,创新叙事手法或切入视角,营造人书互动的活跃空间。纪录片《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推出“旅读”的拍摄模式,由嘉宾各自携带一本书,深入异国他乡的街头巷尾,从二次元、饮食、建筑、设计等角度品味异国风情,让观众开阔眼界的同时重新认识自己,重新理解旅行的意义和读书的价值。《书店与菜市场》则选取“书店”与“菜市场”两个风格迥异的城市地标,一边传递着人类心灵的温度,一边散发着市井烟火的味道,让观众既能拥抱理想,也能品味生活,展现普通百姓积极乐观且丰富饱满的精神世界。《文学的日常》从“友人走访”的角度切入,通过作家与朋友对谈、体验、观察的方式,来表现作家对世道人心、故乡、青春叛逆等热点话题的理解,以文学照亮日常。这些内容激发了受众对书籍的浓厚兴趣,网友自发整理分享相关书单,进行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当下实体书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书籍类纪录片通过影像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引导阅读偏好,彰显书籍和阅读对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比如大部头的厚重经典在体量上让人望而生畏。而影像可以把一本大书拆解、打散,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浅出且富有趣味性的解读,使其以更亲切的姿态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些创新的表现方式都可以帮助人们亲近书籍,创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氛围。不过,书籍类纪录片在向年轻受众、互联网受众靠拢,让书籍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不能丢掉细腻呈现、深度挖掘、审慎思考的独特艺术魅力,更不能忘记彰显人文精神、传播文化知识、慰藉大众心灵的文化责任。在“书、人、文化、时代”四位一体的主题框架中,创作者应以具有人文关怀的视角审视书籍的价值,对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进行深入分析、解剖,引领观众从碎片化阅读、浅阅读向高质量、有深度的阅读转变,让书香弥漫社会的各个角落,为提升中国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力量、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延利,系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
关键词: